700 字
元代詩文之傳統文學,雖較之於元曲的影響略為遜色,但亦有值得紀錄之詩文所在,以下則依元代時期分述之。
(一)、元代詩:初期
此時期多為宋金遺老之作家,悲懷眷念故國之思,於詩中顯然可見。此時期,也因元、金、南宋人交流密切,可知此時期的詩歌創作為南北詩風交流、融合的時期,而此時期以劉因的成就為較高。
劉因的詩歌特色有三。第一,劉因雖非南宋人,且一度出仕元朝,但一生心繫宋朝,因此在詩中有對南宋的覆亡表示哀弔。第二,他的詩推崇韓愈,也欽羨元好問,因此他的七古歌行氣磅礡。第三,他也是為理學家,因此詩中也不少受到理學的影響。
(二)、元代詩:中期
社會漸趨安定,詩歌創作日盛,雖前期推崇「雅正」之詩風,但大多詩風詞采雅麗,對仗工整,很少創造化。代表作家有元詩四大家的:「虞集、楊載、范梈及揭傒斯」四人,其中以虞集較為優秀。他們為當代時人所爭相稱喻。他們的詩風雖相似,不過都各有特色。
(三)、元代詩:晚期
詩壇文風因社會愈發不安,由學習晚唐穠織之體轉為寫實風格。此時期代表的有楊維楨的鐵涯體。楊維楨在元代詩壇具有領導性的地位,楊維雄在往追自宋末至元末,模仿李賀詩的風氣做得特別好,故被廣泛傳誦。他的詩風致力於打破元代中期的缺乏內容與創造化,以及面目雷同的詩風。因此他的詩作多半為擬古、詠史之作,藝術風格令人耳目一新。
(四)、元代文章
元代之文章,以經世致用、樸實無華為主,崇尚先秦兩漢唐宋古文。此和朝廷取士方向有關。程鉅夫為元仁宗所撰〈科舉詔〉:「試藝則以經術為先,詞章次之。浮華過實,朕所不取。」
總結於此,元代初期之詩以多以眷戀故國之思為主,此時期以理學家劉因成就最高;而元代中期之詩,推崇雅正之風,代表的有元詩四大家;元代晚期,則以寫實風格為主,代表的有楊維楨的鐵涯體;而元代文章,則以經世治用之實用價值為先。